猶太影片《緊握生命的希望》

1984年,戰火連天的衣索比亞,一個九歲的黑人小孩薩羅蒙(Salomon),住在貧困至極的蘇丹難民營裡。這時以色列政府正進行協助衣索比亞裔猶太人回歸以色列的行動。眼見難民營內傳染病四處蔓延,舒羅蒙的基督徒母親抓著一個機會,在附近的一位衣索比亞裔猶太母親剛遇著自己的兒子病逝,而接載這猶太婦女正被接往以色列,便著令舒羅蒙跟這婦人離開難民營,冒充為那死去的猶太孩子往以色列去。舒羅蒙的母親臨別時給他最後的叮嚀:〝去吧、活下去,並成為…〞(Go, live and become),亦是此部電影的片名(中譯為「緊握生命的希望」)。

到了以色列,薩羅蒙改名為所羅門(Schlomo),被一對法籍世俗化猶太夫婦領養,和該對夫婦的兩子女一同成長,後又與一出身於正統猶太教的少女談戀愛,但亦找方法和留在衣索比亞的母親聯絡。影片描繪薩羅蒙在試圖融入以色列的猶太文化的過程,同時間背負著許多的包袱,內心深處藏著無法傾訴的秘密。而他的養母,也因為花很多時間與心思在他身上,反而疏忽了自己兩個親身小孩。影片的重心在於薩羅蒙的困惑:自己究竟是衣索比亞人?還是猶太人?

這影片甚為準確的描寫以色列社會的部份情況:白種猶太人(阿肯納西猶太人Ashkenazi Jew)歧視非白種猶太人(塞法迪猶太人Sephardic Jew或衣索匹亞猶太人Ethiopian Jew)、傳統猶太教徒與世俗化猶太人的衝突、按規定接受軍訓或是逃避因保衛國家面對生命威脅等。

本片獲得2005柏林影展3項獎,包括觀眾票選獎、人道精神獎、最佳歐洲電影。

一位博客形容這影片:

「它是一部緩緩道出歧視又有力量的電影,應該可以形容它是部溫柔的衝擊效應~卻也是一部更深入內心的拍攝方式!

一個被母親要求流落異鄉的孩子,根在哪?家在哪?身上永遠脫不去洗不掉的種族、宗教、膚色、身份都成了他需要一一面對和被受挑戰的事!只是片中交錯的那些愛和勇敢,總是能夠更諷刺著視角小又無法接納異者的人,片中值得開心的是他一直遇到愛他的人! 」

另一博客藍川芥的評論:

「這是部架構在以宗教為背景的愛的故事,愛的彰顯充斥在人物間的血緣、國族、宗教、種族等等衝突與平反之上。除卻宗教的色彩,關於人道、關於認同、關於愛的議題,我想每個人看了都會感同身受,因為自始以來,我們都存在著這些問題,尤其是台灣/東方人與歐美/西方人的衝突,關於認同、關於歧視、關於救援,也隱隱約約涵蓋在這些議題當中,足以發人深省。

『愛,是需要冒險的(我們可以決定自己要不要冒險),但無法幫他人決定該怎麼愛。』爺爺這麼跟薩羅蒙說。愛從己出,以及愛能平撫一切傷痛、抹除一切界線的道理,無非是化解一切衝突與罪惡的根本,也是此片所要宣揚的中心主旨。所以我們看到寄養母親雅爾不斷的用愛來教導薩羅蒙,用愛化解衝突,也讓他知道『什麼是愛』。當中最令我動容的便是雅爾在眾人面前舔薩羅蒙臉上的青春痘以證明黑人也是人、是健康的,不應該受到歧視的待遇;其次,雅爾默默的觀察他的行為舉止與心理狀態,還去學習蘇丹人的習俗,終於突破他心房,終在某個晚上,讓一向『拒絕吃飯以示抗議』的薩羅蒙乖乖的吃下養母為他作的菜餚,當他多吃一口飯,就象徵著多接受了一份關愛,雅爾哭了,我們也都為之紅了眼眶。

莎拉(薩羅蒙的正統猶太教女友)對薩羅蒙的愛,不在乎他是白人、黑人,或者紅人,也不在乎家中父母對對薩羅蒙的歧視與不認同,她將耳機的另一頭放在小莫的耳中,彼此聽著情歌〈Every time〉、輕輕相擁,她說:『我就是愛你這個人。』還有什麼比愛能賦予人們更多的希望?所以薩羅蒙在這些愛的澆灌下,成為了醫生,也終於回到自己的國土上,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母親。」

以色列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種族和階級的矛盾存在,實和其他的國家一樣。但基於他們曾在異鄉生活和被歧視,有相當多的猶太人仍是十分包容不同種族。特別一提,現今世界上只有以色列收容來自蘇丹逃避內戰的難民,用本身的資源協助這些難民融入社會,建立新家園和新生活。

About L'Chaim

匯集向猶太人見證福音的相關資訊的群組之成員

留意見和感受